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金奖!鹤山造!

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金奖!鹤山造!

发表日期:2024-10-23      来源:广东文旅、鹤山市委宣传部、鹤山市融媒体中心、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整理:陈楚文 通讯员:袁晓颖)  
用手机扫码浏览

近日

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

在浙江省义乌市顺利举办

广东省在此次大赛中共获得

4个金奖、5个银奖和14个铜奖


其中

来自鹤山的“中华老字号”

东古·古豆家族调味礼盒

喜获金奖

2024年10月10日至12日,以“创意引领·文旅融合”为主题的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在浙江省义乌市顺利举办。本次大赛汇聚了全国30个省(区、市)的2062件参赛商品,经过三轮评审,最终评选出各类奖项。广东省在此次大赛中表现出色,共获得4个金奖、5个银奖和14个铜奖,充分展示了广东旅游商品的创意与实力。

广东推荐的参赛商品涵盖了酒品、调味品、日用品、工艺品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广东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创新能力。其中,石湾玉冰烧小坛酒、东古古豆家族调味礼盒等金奖商品,不仅体现了广东的传统工艺,还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参赛商品于10月13—15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展出。

此次大赛不仅为广东旅游商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全国各省(区、市)旅游商品的快速发展。广东省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旅游商品创新,提升旅游购物消费水平,为广东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729667739149030986.png

东古古豆家族调味礼盒

东古古豆家族调味礼盒,整体采用明黄色主色调,正中是东古IP:古古和古小宝在击鼓、舞狮子,以表达喜庆、团圆等美好寓意。卡通形象生动有趣,印象深刻,符合当下年轻的视觉趣味,内置产品为一品鲜酱油、上等蚝油、腐乳、一品鲜野山椒、香菇拌饭酱等常用小规格调味料。

产品设计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产品礼盒正中的“小醒狮”,是“鹤山狮艺”非遗文化品牌的又一次生动展现。近年来,除了非遗特产的“静态”呈现,鹤山更是通过江门“小醒狮”鹤山分队远赴哈尔滨、新疆喀什地区等地开展的“动态”文化交流,持续擦亮鹤山狮艺文化名片,宣传推广“江门3.3精彩之旅”。

东古古豆家族调味礼盒作为鹤山的一款明星特产,兼具颜值与内涵,作为旅游手信既轻便又得体,主打送礼自用两相宜,不仅体现了鹤山的传统工艺,还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展现了鹤山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创新能力,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也进一步打响了鹤山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广东获奖商品名单

金奖

1.石湾·石湾玉冰烧小坛酒

2.东古·古豆家族调味礼盒

3.昔马·深圳手信—昔马玩美绅士剃须刀礼盒

4.沙井·深圳手信—沙井蚝油 蚝事成双礼盒

银奖

1.锦盛·锦盛双酵酱油

2.十八纸·缤果香薰

3.凌丰·盖乐食系列7L双按式压力锅03款

4.生肖释·深圳手信—生肖释奋斗牛《犟》摆件

5.南山匠人·深圳手信—寻味湾区“深爱你”时尚精油项链

铜奖

1.聚德诚·隆盛酱园酱油醋礼盒

2.广东省博物馆GUANGDONG MUSEUM联名月饼

3.群宇·智能编程机甲

4.一忆文化·DIY国潮非遗文化系列

5.葵记·金山寻梦·柑普茶

6.拼酷·天火树·炽花·青花戏冠

7.葵乡情·葵乡情祈福新会陈皮文化礼盒

8.光德镇·檀香陶瓷套装

9.纯普·深圳手信—纯普茶深圳青年十二悦茶礼盒

10.笔下·深圳手信—笔下小方钢笔(深圳特别版)

11.必洽·必洽有机腐乳

12.MAKEUP FOREST·深圳手信—十年一刻·森林至上城市花园套装

13.洲星食品·广式马蹄糕

14.轩尼小熊Henney Bear·清明上河图箱包系列

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古公司”)位于鹤山市古劳镇,前身为始创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一八五〇年)的调珍酱园,是本土具有170多年历史的民族企业。公司目前占地面积超八百亩,拥有超过五千个天然酱油酿造用晒池,员工人数超1700人,已成为全国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调味品生产基地。作为全国知名的调味品企业,公司品牌和产品获得了近乎200项的荣誉,如:“高新技术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制造业杰出贡献企业”等。其中,2006年公司获得国家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的荣誉称号,2012年东古牌系列酱料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 年,“东古”商标被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生产的酱料口感鲜美,尤以酱油、古劳面豉与食醋等作为百年产品,仍采用传统方法酿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畅销海内外。东古系列酱料不仅是餐桌上的调味佳品,更是鹤山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构建起海内外鹤山人身份认同的精神家园。

1729667929759004417.png

东古牌系列酱料制作技艺

古劳的酱料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

当时民间已有人酿制面豉

除了本地优质豆类

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良好的水源

也为酱料制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1729667986044028322.png

古劳面豉

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杨氏商人在古劳创办调珍酱园,经营面豉、酱油与少量食醋。调珍酱园采用天然晒制技术,制作的面豉与酱油风味独特,畅销珠三角地区。新中国成立后,调珍酱园经过公私合营、股份改制,成为现在的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继续生产东古系列酱料。

1729668021149031131.png

传统的古劳晒制缸(欧蕊荣 摄)

现在制作面豉与酱油,均选用东北出产的上好黄豆,用本地仙鹤湖风景区内的清澈山泉水进行清洗蒸煮,降温后再拌入面粉进行发酵制曲。经过90-120天的晒制后,酱油即可收成,但面豉还要转移到晒盆进行露晒。面豉晒制过程中,仍然需要人工定期翻醪,并且在阴雨天气加盖竹篾编成的盖子。露晒过程需时至少两个月,当面豉全部晒成黄褐色,晒制过程才算完成。面豉制作过程保留了完整的传统制作方法,与之配合的传统制作用具也没有改变,这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中实属难能可贵。

1729668063665037573.png

古劳镇 提供

东古牌系列酱料制作技艺

2007年入选鹤山市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2009年入选江门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2012年入选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